只依賴手機傳感器做室內定位,Navisens把這項生意做成了SDK提供給開發者
室內定位技術公司Navisens于2013年創辦,現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
Navisens的室內定位Demo
與其他提供同類技術的企業相比,Navisens的最大不同,是其摒棄了主流的WiFi、藍牙信標或者被增強的導航衛星信號,僅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端或智能硬件中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包括陀螺儀和加速計)所提供的位移和姿態數據,來對設備本身和及其用戶實現室內空間的定位和軌跡示蹤。
在軍工和國防領域,單純利用高精度的IMU設備進行位置追蹤并不算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消費級電子產品受限于IMU的精度水平,往往都需要借助額外設備的信號來增強室內定位的精度。
Navisens團隊至今并沒有對其核心技術進行過多的披露。包括其創始人兼CEO亞施德·德尼基安(Ashod Donikian)僅提到過他們以“獨特的方式”處理這些終端的IMU數據,這其中會用到機器學習和機器人定位技術中所采用到的一些算法,從而最大程度減少定位的“漂移”現象,并使之在精度上可滿足絕大多數室內定位應用的需要。
在亞施德看來,城市中并不會所有的建筑物內部都布滿了各種信號設備,因此能面對最惡劣的情況提供盡可能高精度的室內定位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Navisens團隊早期的消防領域客戶的需求,就使他們明確了不基于任何額外設備實現高精度室內定位的使命。此外在此前的測試中,Navisens團隊在信號干擾劇烈的核電站,也確認了單獨依賴電子產品內部的IMU實現室內定位,其表現是穩定的;相比之下,利用其他設備部署室內定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信號干擾。
而亞施德本人在悉尼科技大學的PhD研究,就專精于如何利用單一化的傳感器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導航,基于IMU的室內定位正是他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商業模式方面,Navisens把他們的這套室內定位算法做成了SDK產品motionDNA,并向開發者按使用量收費。團隊方面表示,這款SDK可以嵌入到任何App當中,此外開發者還可以通過該SDK實現室內外的無縫導航,設計一些地理圍欄的交互功能等。當然,官方強調他們的SDK也會支持現有的信號設備,對于已經部署WiFi、藍牙等設備的開發者來說,他們仍然可以使用這些基礎設施,結合motionDNA的算法,實現更高精度的室內定位和導航。
在今年的增強現實世界大會上(AWE 2018),已連續在該展會參展3年的Navisens發布了云端產品Navisens Cloud,團隊希望開發者和用戶可以不必依賴App的方式,針對特定的應用場景,打開一個網頁(或者官方網站)就可以進行室內定位導航了。團隊表示,Navisens Cloud會以API方式提供給開發者。值得注意的,還有Navisens團隊通過參加AWE這樣的展會,致力于讓他們的技術得以在AR、VR領域落地,比如和穿戴式的AR眼鏡和VR頭盔進行結合,讓這些設備擁有室內定位、或室內外無縫定位導航的能力。
亞施德在最近的媒體采訪中還提到,已經有不少車廠和汽車領域的OEM廠商頻頻和他們接觸和交流。汽車的最后500米定位導航往往已經進入到建筑物內部,而現有的技術手段,都無法有效滿足車廠在室內場景的定位需求。亞施德提到他們已經啟動了相關的項目研究,這項研究包含了額外的傳感器,和一套專門采集汽車動力數據的軟件。目前,Navisens已經和車廠就此研究展開了合作。
亞施德表示,Navisens作為室內定位技術的提供商,他們希望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有朝一日能像GPS那樣,不可或缺地為各行各業提供有關的位置服務支持,服務智慧城市。
去年(2017年)3月,Navisens還入選了彭博社“2017年度最具成長力初創企業(These Are the 50 Most Promising Startups You’ve Never Heard Of)”名單。

Bigemap GIS Office 國產基礎軟件
Bigemap GIS Office是一個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國產化基礎軟件,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編輯、數據分析、集成以及可視化呈現的綜合數據集平臺。支持上百種數據格式:shp/kml/kmz/dwg/dxf/gpx/csv/excel/txt/tiff/geotiff/osgb/mbtiles/tiles等,對數據流轉、嵌入、融合、以及更多地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增強處理及多種分析工具。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下支持坐標系轉換CGCS2000/WGS84/Xi’an80/Beijing54/UTM等多種投影互轉互換、支持專題地圖、大數據加載、航拍影像、矢量數據、柵格數據的導入導出、瓦片切片及地圖服務發布。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