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3號氣象衛星
風云三號是由我國運營的第二代極軌環境衛星,是我國氣象和氣候衛星系統的低空組成部分。 極地軌道上的衛星構建了運行中的天氣預報和環境監測能力的兩個關鍵部分之一,另一個是地球靜止軌道上的高軌道衛星,該系統以快速重訪時間提供概覽數據產品,以補充較不頻繁但更廣泛的大氣讀數 由極軌道段。
先進的風云三號衛星可容納多達十幾
風云是中國的氣象衛星計劃,由至少一顆地球靜止軌道運行衛星和幾顆極地軌道衛星組成,創建一個衛星星座,監測中國及周邊地區,并提供及時的相關數據。天氣預報和臨近預報。偶數號風云衛星代表地球靜止衛星,奇數號任務由極軌道運行。
風云計劃于1988年首次發射,當時風云1A衛星發射到太陽同步軌道 - 風云1B隨后于1990年發展。風云2號衛星的發展作為該星座的地球同步部分始于20世紀80年代和高軌道段在遭遇延誤后于1997年落成。七架FY-2衛星發射至2014年,而改進良好的三軸穩定風云四代于2016年首次亮相。
在FY-1極軌道系列中,FY-1C發射了四顆衛星,并于2007年作為中國人進行的反衛星測試的一部分被摧毀,造成一顆大型軌道碎片云。 FY-1衛星由FY-3衛星接替,其中第一顆衛星于2008年發射,隨后在2010年和2013年兩顆衛星繼續保持來自低地球軌道的氣象數據的穩定流動,攜帶有效載荷用于大氣探測,光譜成像,輻射監測器和專用儀器,如GNSS掩星和臭氧傳感器。
風云三號(FY-3)衛星的任務有六個具體目標:a)提供大氣三維溫度和濕度剖面的全球測量數據,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云和降水參數; b)提供大圖像 - 氣象事件和生物圈環境異常,c)提供支持全球變化和氣候監測的地球物理參數; d)為包括航空和海洋天氣預報在內的專業服務提供全球和地方氣象信息,e)從地面部分傳遞環境數據,f)從上午和下午軌道提供數據。
風云三號衛星系統設計為兩顆衛星星座,一顆早上軌道,上午10:00時有降落節點時間,另一顆衛星時間為下午14:00時。運行的FY-3軌道高度為836公里,傾斜98.75度,周期為101.49分鐘,重訪周期為6天。
臺儀器,為氣象學家提供基本數據,如大氣廓線和云層運動,以及科學界在大氣物理和化學,氣候科學和氣候等領域的數據使用。 空間天氣研究。

Bigemap GIS Office 國產基礎軟件
Bigemap GIS Office是一個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國產化基礎軟件,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編輯、數據分析、集成以及可視化呈現的綜合數據集平臺。支持上百種數據格式:shp/kml/kmz/dwg/dxf/gpx/csv/excel/txt/tiff/geotiff/osgb/mbtiles/tiles等,對數據流轉、嵌入、融合、以及更多地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增強處理及多種分析工具。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下支持坐標系轉換CGCS2000/WGS84/Xi’an80/Beijing54/UTM等多種投影互轉互換、支持專題地圖、大數據加載、航拍影像、矢量數據、柵格數據的導入導出、瓦片切片及地圖服務發布。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