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量子創始人王馳:遙感+AI的應用潛力還遠未被挖掘
與AI技術的結合,對于遙感數據解譯的自動化處理有明顯的提升作用,而其效率上的提升,對于遙感應用向垂直行業的滲透也將有所助力。
成立于2016年10月的大地量子是國內為數并不算多的提供遙感商業智能服務的公司之一,今年1月,團隊獲得了來自德迅投資有限公司注入的新一輪融資。
大地量子創始人王馳
大地量子的創始人王馳向表示,結合客戶的具體需求,他們現階段的主要服務,是提供基于遙感數據的分析結果,而不是向客戶提供專門的技術,再指導客戶怎么去獲取數據,以及處理和分析這些數據。王馳認為,拓展以遙感數據服務為核心的空間大數據行業應用,首要一點就是降低技術的使用門檻,而當市場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大地量子更傾向于從技術角度尋求突破,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長遠來看,大地量子希望把自己的核心技術包裝成一個“黑盒子”,只向他們的客戶交付能滿足最終需求的、例如數據報告、分析結果等產品。
據王馳介紹,“黑盒子”中的核心技術包含了大數據處理(肌肉)和AI深度學習算法(大腦)兩個層面。
在數據處理層面,團隊自主研發了遙感數據的預處理技術,并專門為相關的計算處理過程配置了高性能的計算資源。王馳提到,遙感應用在數據預處理環節往往費時費力,很多時候不能及時滿足客戶的時效性需求,所以團隊希望能將優勢體現在數據處理的效率上,使原始數據能快速面向數據挖掘和分析之用。
在AI與數據挖掘分析層面,團隊同樣自主研發了一套深度學習的算法。其中算法會將遙感數據網格化,對要找的目標提取物在單一的網格內預先進行訓練,然后再從所有網格數據中發現要找的目標物;如果數據挖掘結果不符合預期,算法可以反復進行優化,提高目標提取的準確度。目前,這套算法可以支持對光學、多光譜、雷達影像的自動化識別和提取。
王馳認為,在數據預處理和深度學習算法層面的落地和精進,對于市場拓展更是一種保障。大地量子將他們的首個進入的市場鎖定在了農業。
王馳提到,農業的價值產業鏈非常長,而遙感大數據的應用可以參與其中的很多環節,包括為全國或全球農作物的估產、農業植保、金融、保險、農產品期貨等細分領域提供支持,前景明晰。但大地量子并不會局限于農業市場,王馳表示團隊的基因還是會把重點放在對市場的橫向探索,而且作為一個由技術和算法來驅動的公司,他們更需要了解各行業的用戶需求,然后考慮怎樣用自己的核心技術去滿足這些需求。
所以在人才建設方面,王馳表示,一是要搭建一個高水平的BD團隊,有能力擔當起銷售和行業咨詢師的雙重職責,并且有充分的耐心和責任在細分領域深耕,保持與潛在客戶的深入交流,尋找市場需求和技術的結合點;二是搭建優秀的算法工程師團隊,能配合好BD團隊的工作,從技術上給出及時有效的解決方案;王馳坦言,現扎根于成都的整個團隊在人才引入方面確實不如北上廣有優勢,目前階段他們已啟動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人才招聘計劃。
商業模式上,除了面向客戶的具體定制需求外,大地量子還計劃開放他們的“黑盒子”。利用“黑盒子”中的基礎遙感數據處理技術和已經成型的深度學習算法,將數據以標準化產品的形式,通過API與在線平臺的方式提供給上下游的企業和行業用戶,幫助其開發針對細分行業的應用產品。
對于市場前景的預判,王馳認為遙感商業智能服務將會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遙感和AI作為兩個有著數十年發展和應用歷史的技術,經過整合無疑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面向各行各業賦能,盡管從當前看來,其潛力還遠未被挖掘。
據悉,大地量子創始人王馳將會出席2018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WGDC 2018)的智慧農業峰會(6月15日下午,國家會議中心311A室),就團隊在農業領域的市場情況進行分享,感興趣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Bigemap GIS Office 國產基礎軟件
Bigemap GIS Office是一個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國產化基礎軟件,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編輯、數據分析、集成以及可視化呈現的綜合數據集平臺。支持上百種數據格式:shp/kml/kmz/dwg/dxf/gpx/csv/excel/txt/tiff/geotiff/osgb/mbtiles/tiles等,對數據流轉、嵌入、融合、以及更多地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增強處理及多種分析工具。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下支持坐標系轉換CGCS2000/WGS84/Xi’an80/Beijing54/UTM等多種投影互轉互換、支持專題地圖、大數據加載、航拍影像、矢量數據、柵格數據的導入導出、瓦片切片及地圖服務發布。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