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助機場建設實現過程可視化,質量監控實時化
近年來,我國民航業發展迅速。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民航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0.16億人次。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共有頒證運輸機場224個,全國運輸機場密度達每10萬平方公里2.3座。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國運輸機場數量將達到260個左右,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機場網絡。
在當前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大發展階段,民航專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基于GIS技術架構,綜合應用“3S”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無線數據通訊技術、工作流技術(WFL)、多媒體技術等高新技術手段,建成機場工程數字化施工質量監控平臺,并率先在四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得到全面應用。該平臺實現了機場建設過程可視化,質量監控實時化,有效避免了施工中的人工管理誤差,實現了施工信息化管理,在減小管理成本的同時提升管理水平。
機場工程數字化施工質量監控平臺主要是面向機場建設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以及行業監管單位提供基于衛星定位、地理空間數據及其他業務數據的平臺訪問,實現衛星定位、基礎空間數據共享和互操作,以及與業務應用系統的無縫集成。平臺軟件共包括碾壓監控(振碾、沖碾)管理模塊、強夯監控管理模塊、CFG樁機管理模塊、碎石樁機管理模塊、拌和站和車輛信息監控管理模塊、視頻監控管理模塊、數字沙盤模塊等業務功能以及權限管理、日志管理、系統管理、基本管理、通知與報警、管理平板等模塊。
強夯監控
三維沙盤
通過在碎石樁、強夯機、振碾機、沖碾機、CFG(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等機械上加裝包括北斗定位天線、數據傳輸模塊、激光測距傳感器、測位移傳感器等監測設備,可以有針對性地采集施工機具在作業過程中的工藝參數以及質量參數。這些實時收集來的數據,在監控平臺上自動轉換成不同顏色的圖形,異常數據“一目了然”。通過分析各項數據,監控平臺可實時發現工程中的薄弱點,為業主及監理、施工等部門進行重點檢查提供依據。
“監控平臺就像一雙無形的眼睛,全天不休地監控施工過程;而平臺的分析功能就像是給工程做全身體檢,發現哪個地方有毛病,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治療。”四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飛行區工程部總經理王躍曾如此評價。

Bigemap GIS Office 國產基礎軟件
Bigemap GIS Office是一個全面且易于使用的國產化基礎軟件,為用戶提供數據處理、編輯、數據分析、集成以及可視化呈現的綜合數據集平臺。支持上百種數據格式:shp/kml/kmz/dwg/dxf/gpx/csv/excel/txt/tiff/geotiff/osgb/mbtiles/tiles等,對數據流轉、嵌入、融合、以及更多地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增強處理及多種分析工具。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下支持坐標系轉換CGCS2000/WGS84/Xi’an80/Beijing54/UTM等多種投影互轉互換、支持專題地圖、大數據加載、航拍影像、矢量數據、柵格數據的導入導出、瓦片切片及地圖服務發布。
了解詳情>>